小閥門兒今日焦點資訊:“中國首單45萬噸不同稅號油品混兌業務,下面一起來看詳細報道。

27日,在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一種保稅燃油正從靠泊在5號泊位的光匯幸運輪,通過輸油管道,進入庫區的C12油罐。隨著該保稅燃油與之前已入庫的另一油品調和,浙江自貿試驗區順利完成中國首單、共計4.5萬噸加工貿易項下的不同稅號油品混兌業務。
      中國首單4,5萬噸不同稅號油品混兌業務

中國首單45萬噸不同稅號油品混兌業務

    此次混兌業務在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油庫內進行,油品經營企業為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據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曦介紹,此次混兌的不同稅號的兩種保稅油均來自馬來西亞,首單將調和出4.5萬噸5—7號保稅燃料油。

    相比公司原來在新加坡調和后再運抵浙江舟山,如今時間成本、物流成本等大大下降。據吳曦介紹,經初步測試,此單調和油每噸成本將下降1.5美元左右。

    據悉,燃料油混兌調和是指油品調和生產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及產品標準,將不同組份原料油按照測算比例,在油罐中進行攪拌生產。燃料油混兌調和僅是物理混合過程,沒有排放等環保和安全風險,是一種便捷的簡單生產方式。但此前由于受到多方政策因素制約,一直無法實現油品保稅調和,中國船供油企業只能從新加坡等地外購保稅燃料油成品,成本較高。

    經過多次調研論證,74日,中國商務部正式批準同意在浙江自貿試驗區開展保稅燃料油混兌調和加工貿易業務。為確保政策平穩落地,《浙江自貿試驗區保稅燃料油混兌調和試點方案》隨后出臺,保障了首票業務順利進行。

    隨著該項混兌業務不斷擴大,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海外煉廠調和原料直接運至浙江自貿試驗區混兌油品,不僅可滿足中國保稅油市場數千萬噸的龐大需求,還可以復運出口到周邊國家,打造東北亞區域保稅燃料油的舟山價格 

以上就是小閥門兒今日給大家帶來的“中國首單45萬噸不同稅號油品混兌業務”焦點資訊,想看更多資訊的朋友請繼續關注閥門網